2021年5月13日周四下午,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内外安全,维护社会稳定,认真贯彻上级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要求。七二部于5月13日下午利用周四下午时间组织了以"心系安全,珍爱生命"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。

刘主任首先对会议纪律进行了强调,参加集体会议要求学生们做到安静、不交头接耳,认真学习会议内容。


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,提高防溺水安全、防欺凌、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意识,同学们观看了几段短片。

防溺水安全:
通过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,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。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,强化防溺水的意识。

牢记"六不"原则:
1、不私自下水游泳;
2、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
3、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
4、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
5、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
6、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
还有防欺凌方面的安全教育,遇到任何危险,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,在外找警察,在校找老师。
1.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,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2.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,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。
3.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,有效化解危机。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,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,进而学会保护自已。

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
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: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。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、事端。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:
①与同学友好相处。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,不愿意吃亏,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,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,不断激化。我们应该宽宏豁达,不应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,斤斤计较,甚至拳脚相加,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
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。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,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。学校僻静的角落、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,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,最好结伴而行。
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。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,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。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,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,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。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,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。

消防安全:
为学生们播放了一些平时常见的消防用具的使用方法。火场逃生的方法:

a、火灾初起时,可披上湿衣服、湿毛毯等低姿势冲出火场;
b、出现浓烟时,应用湿毛中捂住嘴鼻逃生
c.衣服着火可撕脱衣服,用手或物体扑打;也可倒地打滚灭火;
d.高楼发生火灾时应走安全通道,不可乘坐电梯;
e、大火风封住安全通道时,可用绳子、窗帘、床单等物系成长绳往楼下逃生
f、如被困于二楼,可先向地面扔些被、褥等软物,然后头在上、脚在下跳到地面,切勿高层跳楼;
g、烟气从门缝进入时,可将湿毛中湿衣服、湿毛毯等物品挡好;
h、楼下着火也可到楼顶避火、求救。

在家里遇到火灾怎么办?
1、立即告诉家长。
2、拨打“119”报警
3、立即撤离逃生,并呼喊邻居逃生。逃生时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势逃离4、如感到房门发烫,千万不要贸然打开房门,要立即打开窗户,用竹竿等物挑起鲜艳的衣物向外摇晃,呼喊求救.

在教学楼遇到火灾怎么办?
1、不要慌乱拥挤,要听从老师的指挥,有组织地逃离到安全区域。
2、无老师在场时,要立即打开窗户,向外高声呼救,等待救援。
3、逃生过程中要谨防烟雾中毒,想办法用湿毛巾、湿布捂住口鼻,防止中,吸入毒气,并彩弯腰的低姿势,逃离烟火区。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,应该立即关闭教室门窗和室内通风孔,防止进烟。

通过本次安全教育主题会议学生们安全意识普遍提高,活动生动活泼,安全观念深入人心,达到了预期的目标,更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。

在最后,刘主任针对此次期中考试进行了分析,对优秀班级,优秀学生进行了表扬,号召学生们向优秀学生学习优秀品质,希望7.2部师生能再接再厉,在下次考试中再创辉煌!

作者:桑静杰